国庆八天假,消费市场能有多热?
本篇文章1647字,读完约4分钟
摘要:假期即将到来,消费有望继续扩容提质
国庆车票开抢第三天,在全网“开票即候补”的声音中,假期出行的火热程度可见一斑。而且今年又是一次中秋假期叠加国庆假期,连续八天假,国家统计局表示,随着长假即将到来,消费有望继续扩容提质。
与此同时,国家层面提振消费的政策举措正密集出台。9月16日,商务部等9部门对外发布《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提出五方面19条举措进一步扩大服务消费。
其中强调,综合运用货币信贷等政策工具,支持金融机构扩大服务消费领域信贷投放,加大对服务消费领域经营主体信贷投放力度。
金融力量正成为推动消费复苏的重要引擎,信用卡作为连接亿万消费者与商业实体的金融工具,正在政策指引下焕发新的活力。中国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以下简称“民生信用卡中心”)近期推出的一系列消费促进活动,成为观察金融与消费共振的一个窗口。
“五篇大文章”与消费提振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中,“五篇大文章”即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看似面向产业端,实则与消费市场紧密相连。普惠金融致力于“服务民生,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数字金融则要“提高金融服务便利性和竞争力”,这些都与消费提振的内在要求高度契合。
与此同时,大量提振消费政策中都强调了金融力量的重要性,如《措施》中提到加大消费信贷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和商家合作开发适合服务消费特点的产品和服务,形成“政府补贴+金融支持+商家优惠”组合拳;而《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则进一步明确,加强促消费政策协同联动,加强金融等政策与消费政策的协同。
将促进消费与发挥金融力量结合起来,实则需要形成“政策—市场—消费者”三端联动的良性机制,金融机构在这一链条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既是政策的执行者,也是市场的参与者,既要理解政策意图,也要洞察消费需求。如信用支付产品降低消费门槛、数字技术提升服务效率,这些市场微创新,正在成为政策落地的高效毛细血管。民生信用卡中心近期推出的一系列促消费实践,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样本。
响应政策的民生实践
今年以来,民生信用卡中心积极顺应国家促消费政策导向,依托数字化平台创新推出多场景消费激励活动。民生信用卡中心与京东、美团、支付宝等平台合作,推出全民生活App“一键绑卡赠支付礼包”活动,持卡人通过全民生活App首次绑定有机会获得最高188元的支付优惠,有效降低消费者使用门槛,提升数字支付体验。
即日起至12月31日期间,用户通过全民生活APP“全民管家”入口办理生活缴费、手机充值、油卡充值、洗车养护等多项生活服务,可享受“笔笔消费满减,最高立减188元”的持续优惠。与此同时,民生信用卡中心还联合山姆超市推出联名卡微信立减金活动,覆盖麦当劳、必胜客、奈雪、瑞幸、滴滴等超十个知名品牌,贯穿餐饮、亲子、出行、商超等多类消费场景,实现高频消费领域的月度福利覆盖。
“五篇大文章”中强调,数字金融要提高金融服务便利性和竞争力。通过平台联动、场景拓展和持续让利,民生信用卡中心正在实现从单纯支付工具向消费服务伙伴的转变。
恰逢国庆、中秋双节临近,据尼尔森数据,2025年主要节假日人均消费均有所突破,国庆双节也必然迎来新一波消费热潮,旅游、购物、餐饮等业态迎来旺季。如民生信用卡中心此类覆盖多平台、多场景的优惠活动,有望在外出就餐、家庭娱乐、出行消费等方面形成联动效应,助力构建高质量的消费服务链条。
从用户日常消费需求出发,民生信用卡中心构建系统化、可持续的促消费模式,正在成为政策与市场协同发力中的重要一环,也为提振消费注入了更多微观活力。
金融机构在这一过程中肩负着重要使命——它们不仅是支付通道,更是政策传导的枢纽和消费体验的共建者。
民生信用卡中心的积极实践,成为反映金融市场主体对政策导向的响应与创新的缩影。而若要真正实现“政策—市场—消费者”的良性循环,仍需更多机构参与其中,在普惠性、安全性、便利性上做出更大努力。金融促进消费,正着眼于构建一个可持续的消费生态,成为美好生活的助推者。
标题:国庆八天假,消费市场能有多热?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人民时评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中国时政、财经、体育、娱乐各类评论分析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人民时评网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