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洛阳暑期实践团:寻三彩足迹,扬河洛文明
本篇文章1186字,读完约3分钟
2025年7月17日,四川大学“‘釉’见洛阳”社会实践团队,怀着对河洛文化的探索热情,积极响应国家“三下乡”号召,深入古都洛阳,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唐三彩烧制技艺的传承现状展开深度调研。团队通过实地参观、专家讲解与传承人深度对话,揭开了唐三彩跨越千年的艺术密码,探寻其在新时代的活化之路。
探访传统
在专业讲解员的带领下,团队首先沉浸于唐三彩的制作。从精选高岭土、反复淘洗沉淀的原料制备,到工匠巧手赋予泥土生命的塑形造胎,再到至关重要的阴干素烧环节,每一步都凝聚着古人的智慧。讲解员重剖析了釉色的奥秘:以铅为助熔剂,铜、铁、钴等金属氧化物作为呈色剂,在约800°C的二次焙烧中产生神奇的窑变与交融流淌效果,最终形成黄、绿、白、褐、蓝(珍贵)等斑斓釉色。团队成员们通过零距离观察品、成品及残片,深刻理解了“三彩”实为“多彩”,其釉色流动形成的自然纹路是难以复制的艺术精髓。团队成员们还亲手尝试了简单的塑形工艺,在匠人的指导下,亲手塑造小型陶俑,体验泥土在指间逐渐成型的奇妙感觉。大家深刻体会到,每一件唐三彩作品不仅是艺术的呈现,更是匠人心灵与技艺的完美融合,这种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令人叹为观止。
古艺新生
调研中,团队发现唐三彩并未止步于对文物的仿制。在当代传承人和艺术家的努力下,唐三彩正焕发出全新活力。他们利用现代思想和技术,通过题材突破、功能延展、釉色创新、跨界融合等方式,让唐三彩古艺新生,使其色彩组合更加大胆新颖,更符合现代审美的色彩体系,更易融入现代生活空间,探索唐三彩在更广阔领域的应用可能。
访谈艺人
团队核心环节是与区级非遗唐三彩烧制技艺第六代传承人高哲先生进行深度访谈。高哲深情讲述了他与唐三彩结缘、从热爱到坚守的人生轨迹。他坦言,传承之路并非坦途,曾面临市场认知局限、传统技艺研习周期长、年轻从业者稀缺等现实挑战。谈及传承现状与未来,高哲介绍了“新旧双轨并行”的策略:
·坚守本真:严格遵循古法技艺核心,确保传统唐三彩艺术精髓的原真性得以延续。
·拥抱时代:积极推动创新发展,开发符合当下审美与需求的文创产品,让唐三彩“活”在当下。
·播种希望:高度重视新生代培养,通过开展校园非遗课程、接收高校学生实习等方式,吸引年轻人了解、学习并投身于唐三彩事业。
他特别强调,唐三彩的未来,不仅在于传承人手中,更在于能否点燃年轻一代心中的热爱之火。对于未来方向,他期望在政府、学界、市场多方支持下,构建更完善的传承生态链,并借助数字化手段拓展展示与传播维度。
合影留念
本次实地调研,如同一把钥匙,为大学生们打开了理解唐三彩历史底蕴、工艺价值与当代传承的大门。团队成员不仅亲历了泥土在烈焰中蜕变为艺术珍宝的神奇历程,更从传承人高哲先生身上汲取了坚守与创新的力量。唐三彩,这抹流淌千年的釉色之光,其延续不仅依赖技艺的传承,更在于能否融入时代脉搏,走进大众生活,并在青年心中播下热爱的种子。
标题:四川大学洛阳暑期实践团:寻三彩足迹,扬河洛文明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人民时评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中国时政、财经、体育、娱乐各类评论分析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人民时评网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