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儿为什么这样红
本篇文章1303字,读完约3分钟
.在东海的万顷碧波间,2085个岛屿勾勒出独特景致,中国首个群岛建制的地级市——舟山市,就坐落于此。乘着群岛的海风,听着潮声与历史的回响。我常在想,舟山是什么颜色的?它是海天交融的湛蓝,是浪花翻涌的洁白,是渔家灯火的暖黄,是古港岁月的黛青。然而,当我真正融入这座城市,了解那些尘封在岁月里的热血过往,我突然意识到:舟山还应该拥有一种颜色——红色!那是血与火淬炼的抗战精神,是先辈们用生命谱写的壮丽史诗。
这座岛,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红”。“小小图书馆”,就是在抗战烽火中燃起的一盏明灯。在最黑暗的岁月里,青年们在这里阅读、思索、呐喊,他们用一本本进步书刊武装思想,用一张张标语唤醒民众,用一场场话剧点燃斗志。这里的每一页书籍都浸透了信仰,每一寸书架都镌刻着抗争的痕迹。在敌人的铁蹄下,它未曾屈服,在风雨飘摇中,它依旧屹立。17位烈士从这里走向战场,6000双手在这里传递坚忍不拔的信念,这方不足十平米的空间,撑起了民族脊梁,照亮新时代青年的奋斗征程。
这座岛,有“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红”。杨静娟,17岁,为了救援队友,冒死潜入敌占区,最终被捕。面对敌人酷刑,她依然坚定不屈;张叔馨,17岁,在敌人的包围中,他用机枪为战友争取撤离时间。当敌人的尖刀刺穿他的身体,他依然抱住敌人不放;金家迪,21岁,在战斗中身受重伤,仍强忍剧痛继续作战,最终因伤被敌人活活捅死。这些本该是畅享青春美好的年纪,却为了民族事业,毅然决然地投身战场,他们的事迹如璀璨星辰,照亮了舟山乃至整个中华民族不屈抗争的历史天空。
这座岛,有“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红”。让我们将目光投向1944年的大鱼山岛,这片弹丸之地,却在那一天,成为了抗击侵略者的血色战场。76名战士,在敌众我寡、弹尽粮绝之际,依旧以血肉之躯筑起不屈的城墙。湖庄头上,张中发与战友坚守至最后一刻,誓死不降;打旗岗上,严洪珠含泪命令战士撤退,自己则用最后一颗子弹守住了尊严;大岙岗上,施铁山拼尽最后一丝力气,将机枪芯甩掉,高举枪托,冲向敌群……一场战斗,鏖战七小时,碧海翻腾着血色的浪花,狂风呜咽着英雄的绝唱。
这座岛,有“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红”。近年来,舟山不断挖掘抗战记忆,赓续红色血脉。通过编印《舟山抗战记忆》,一段段鲜活的历史被唤醒;通过保护海防抗战遗址、修缮定海工委旧址、打造展茅革命史迹陈列馆,英烈的足迹被珍藏于砖瓦之间;通过烈士陵园的依法保护,古城一日游、军事拓展游等红色旅游的推广,这座岛将爱国热情化作发展动力,在新时代浪潮中奋勇前行。这不仅是对英雄的告慰,更是对未来的承诺:无论岁月如何变迁,这座岛始终坚信:正义必胜、民族必胜、人民必胜!
朋友们,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钟声已经敲响。80年前,先辈们用身躯筑起海岛的坚固壁垒,用鲜血染红海岛的滚滚波涛,他们用至死不渝的守护证明:一片海,可以比陆地更坚韧;一座岛,能够比山脉更巍峨。伟大的抗战精神永远在岁月长河中熠熠生辉,凝聚起我们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朋友们,让我们一往无前,做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做理想信念的坚守者和做实干兴业的践行者,让这座岛的每一寸海疆,都闪耀着新时代的红色光辉!(施辰阳 陆银银)
标题:岛儿为什么这样红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人民时评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中国时政、财经、体育、娱乐各类评论分析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人民时评网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