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人民时评网”,在这里您可以浏览到全国省、市、县各级党政机关社会服务部门资讯信息,以及社会相关的组织、机构、单位、个人等方面的政策法规、时评信息及资讯动态。

主页 > 新闻 > 【时讯】先锋文学三十年

【时讯】先锋文学三十年

来源:人民时评网作者:史承泽更新时间:2021-03-13 10:38:54 阅读:

本篇文章1836字,读完约5分钟

编者附录: 1985年左右的“八五新潮”。 文学界出现了马原、格非、孙甘露等先锋小说,陈东、王寅、欧阳河等先锋诗歌群。 音乐界出现了蛆小松、陈其刚、谭盾等先锋音乐,电影界有陈凯歌、滕文骏、何平等探索电影。 每几周发表一次新风潮,新宣言 在接二连三的年代,“先锋文学”诞生了,30年过去了,变成了什么样子? 你是怎么影响到后来的年轻人的? 11月27日,以“走向世界性和现代性之路”为主题的纪念先驱文学30年国际论坛在北京举行 昨天,澎湃情报( thepaper )刊登了文学批评家李敬泽在论坛上的发言 以下是文学评论家、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莉在论坛上的发言 天津师范大学张莉我把新一代作家作品作为看先锋文学影响的镜子 从这面镜子中可以看到先锋文学当时的文学观、文学兴趣如何被扭曲、如何被继承 换句话说,如果把先锋文学看作文学的钟声,可以从年轻一代的作家那里看到它的反响、自然和它 反响之一是先锋文学构筑了80年代以来成长起来的青年网民的文学兴趣,特别是70年代作家的文学兴趣,甚至语感 先锋文学30年是70多岁的作家从孩子成长为中年,从文学少年成长为下一代作家的30年 如果把70多岁作家的读书随笔和小说讲话当作有趣的话,他们阅读着迷的作家作品中80%与先锋作家们喜欢的作家作品相同或相近,另外20%很可能是当时的先锋作家 一个作家少年期和青年期的文学兴趣怎么建立? 无非是阅读和模仿 一方面喜欢他们,另一方面想写他们这样的作品——先锋文学对七十代作家的影响是渗透的,年轻一代的成长是文学偶像的学习 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一代作家的文学兴趣逐渐形成了 这是与以前流传下来的现实主义文学价值观完全不同的文学观 特别是对新一代纯文学这个概念的认识 “纯文学”与先锋派密切相关,致力于重视语言、阐述方法、重视语法和句法、努力探索语言、摆脱政治语言回到文学本身 七零以后出生的作家们全面接受“纯文学”,深入人心 这是硬币光泽的一面,另一方面,年轻作家无意识地描绘的历史背景逐渐模糊,他们热衷于日常生活,不愿意重视个人生活和个人成长接触“社会主题素材”。 换句话说,先锋文学之后,宏大的社会政治思维被下一代作家有意地隐藏了起来 如果“纯文学”观念是先锋文学在七零作家一代的重要反响,另一种反响就是对“写什么”和“怎么写”的认知 新一代作家一般在访问中有意强调重视“怎么写”。 写法未见重大突破,但这种认识深深铭记在心 这是发挥重要作用的认知 当然,“写什么”在他们那里没那么重要 另外,他们中很少有人认为作家是知识分子,很少作家认为文学创作也是社会行为 但是,70年代的作家也不是一块铁板,他们对文章的理解也不会改变 年左右,又出现了新的70后作家,比如阿乙和曹寇。 在媒体的讨论和介绍中,他们被认为是先驱,先驱文学精神的下一代,这样的评价也有出版宣传的要素,但被网民和公共媒体广泛认可也值得注意 为什么其他七零后作家不被视为先驱,只有他们被贴上了这样的标签? 重要的是他们面对现实的态度 现实中,这两位作家与以往的70后作家不同,他们的作品表现出强烈的不认可、屈服和妥协 他们不是一笔一画地描绘现实 在他们的笔下,现实和文案呈现出奇怪的关系——文案为现实提供了镜像,那是现实的反映,但这种反映并不是直接的 他们关注现在的生活,也有虚构的作品 在现代中国,“非虚构”源于作者强烈的“回到现场”创作欲望,但其流行的“非虚构”与阿乙、曹寇的“非虚构”有明显的区别:前者明显追求对现实的介入,其中有强烈的救济。 后者的文章,不是不济世、启蒙,他们追求的是极其简单、深刻、零度的文章,重视事物的逻辑,出现的文案是荒谬的 乙方和曹寇对文学的理解使我想起了余华当时在《虚假作品》中所说的话。 “我发现以前那种事件论的创作态度只会导致表面上的真相之后,不得不去寻找新的表现方法。 寻找的结果是,我不再忠实于描绘的东西的形状,我开始采取虚伪的形状。 这种形式脱离了现状世界给我提供的秩序和逻辑,但让我自由地接近了真相  ; 当然,让人联想到“先锋”二字的不仅仅是以上两人,弋舟、廖一梅、李浩等人的作品也能感受到与八十年代和先锋文学的亲缘关系 年轻一代的作家可能都不承认自己从先锋文学中受益,但网民经常从他们的文案中感受到先锋派某一瞬间的复活 与现实的对抗和紧张关系、疏离感是先锋文案的重要特征,如何理解虚构与真相/现实的关系是先锋文学留下的宝贵文学财产,也是一代作家在形式探索的壳下做出的最核心的文学贡献 余华、格非、苏童年轻时完成了对惯例和创作规则的挑战,为自己开辟了新的道路 但是,今天的下一代作家只是意识到了如何理解文学和现实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大部分作家对现实的态度缓和了,亲密而没有反省的意思,先锋文学的重要财富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那里回响着 以上是先锋文学的反响 但是,这种反响也伴随着先锋文学的贫困 这一困境首先是脱离历史语境后,必须继续误解和误读 例如,上述纯文学的概念 今天,“纯文学”在下一代年轻人中被认为脱离政治,政治化了 但是,最初,先锋文学的纯文学概念并非如此,而是有其方向,有其所指,正如吴亮先生所说,先锋文学的出现介于其时间和空之间 而且,当时的他们在文案中提到了“个体”,和我们今天理解的“个体”也有很大的区别 当时纯文学的说法有文学水平的追求和自身的思想内涵它也影响了当时人们对个人和社会责任的再认识 换句话说,当年先锋文学的“去政治化”姿态也是政治行为的一部分 ——今天,如果我们只把先锋文学理解为纯粹的文学形式的探索,那就是我们理解问题的偏向,而不是事实本身 但是,现在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讲师,必须坦率地指出先驱文学阅览史令人不快的事实 我在课上雄辩地谈论先锋文学时,90多岁的子孙想知道这个文学的事情,但在阅览当时的先锋文案时表现出了很大的不情愿。 先锋文案和现在的学子之间有很深的差距 他们更乐意阅览“平凡的世界”。 因为那里的生活和感情更容易得到身边的认可。 这是先锋文学在文学阅览史上遇到的不自然 当然,我们不能把这一切贫困逼入年轻人阅读兴趣的保守之中。 先锋作品在更年轻一代的网民那里受到冷落的事实已经得到了明显的证明。 先锋派的作品并不完美,这些作品一出文学史教科书就可能经不起时间的检查。 所以,今天的我们,先锋文学只是被认为是潮流的一种观念,我们看作家们只能像数家珍一样。 好吧,我想说的是,30年后回来,先锋文学正盛的三四年间,先锋文学提供了文学观和创作观,可能没有产生古典代表作。 恐怕那个先驱作家们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如何使先驱的形式不流于“空转”,如何使先驱的形式与表现的现实生活完美地结合是先驱作家至今为止的创作上的课题 30年来,余华、格非、苏童一直在努力克服这个难题。 我想正是因为他们持续自我探索和自我完善,才有《活着》《许三观卖血记》《河岸》《黄雀记》《江南三部曲》。 他们在80年代以后,以更完整的作品与更广泛的网民产生共鸣,这些作品无需依赖历史语境,无需解读教科书就可以独立存在。 这些优秀作品的出现必须使今天的我们和未来的文学史不断回忆先锋文学在现代中国文学中的意义,使今天和未来的网民不能忘记和忽视这三位优秀作家“其起源” 今年夏天,我说:“先锋派获奖了。 新一代作家应该崛起”的文章中说,衡量一代作家的贡献不是是否获奖,而是他们是否推动了中国文学的迅速发展。 今天无论看到多么困难的事情,先锋派文学对中国文学都有重要的推进作用,作为下一代作家和批评家,我和我们以后的很多青年都认为是这个“推进”的受益者。 “先陈述语言,然后引出想法 "  ; 馀华在《虚假作品》中引用了李陀的话 这句话一直令人印象深刻 我认为没有先锋文学的极端形式探索和语言实验就没有先锋作家的成长 但是,这句话即使在今天想想也可能有成为“美丽修辞”的危险。 30年后,我们下一代具有变革意义的想法真的被那句话“引出”了吗? 站在今天看,我很不安。 因为我的答案不乐观。 (本文来自澎湃信息,越来越多的原始信息请下载《澎湃信息》app )

标题:【时讯】先锋文学三十年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人民时评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中国时政、财经、体育、娱乐各类评论分析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人民时评网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人民时评网介绍

人民时评网是全方位收集发布国家社会领域重要政策条例及相关专家学者的分析解读,收集发布备受社会关注的政治、经济、生活、防灾等领域信息,是最权威、最实用的社会类资讯信息网站。人民时评网紧跟社会发展最新动态,聚焦国家社会领域焦点敏感问题,及时提供围绕社会服务的社会舆情、社会援助、社会监督、社会维权等,为社会部门和社会工作者提供系统完整前沿的政策社会信息体系,为社会提供极具代表性、真实性的社会信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