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人民时评网”,在这里您可以浏览到全国省、市、县各级党政机关社会服务部门资讯信息,以及社会相关的组织、机构、单位、个人等方面的政策法规、时评信息及资讯动态。

主页 > 新闻 > 【时讯】现代文学与当代中国:新世纪缺代表性作家,20世纪并未远去

【时讯】现代文学与当代中国:新世纪缺代表性作家,20世纪并未远去

来源:人民时评网作者:史承泽更新时间:2021-03-04 10:56:59 阅读:

本篇文章2101字,读完约5分钟

今年是一年,数到21世纪已经18年了 但从文学的维度来看,20世纪的影响依然很大 今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00周年,也是鲁迅《狂人日记》发表100周年,明年是新文化运动100周年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当我们反复纪念这些重要的日子时,实际上告诉我们20世纪并没有远离我们。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罗岗说。 罗岗、王安忆、洪子诚、李陀、陈思和、蔡翔于10月16日在上海师范大学举办了“与20世纪同行:现代文学与现代中国”学术研讨会。 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洪子诚、香港学者李欧梵、作家、文艺批评家李陀、复旦大学教授陈思和、作家王安忆等来自国内外的着名学者、作家、文艺批评家等现代文学亲历者、证据者、注意者云集,20世纪的文学、思想、以及 20世纪对中国和中国文学来说,20世纪是充满动荡和变革的时代,从五四运动到晚清之死、民国的成立、新中国的成立、改革开放,100年来,中国经历了多次重大转变,为文学提供了难以替代的素材。 “1918年鲁迅《狂人日记》鸣枪,1921年郁达夫发表《沉沦》,后来有茅盾《蚀》的三部曲、丁玲《莎菲的日记》等,1930年代巴金出版了《激流三部曲》,1940年代钱钟书《围城》。”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王鸿生整理了20世纪的《书单》,从中可以看到百年来中国文学叙述的丰富性。 其中包括启蒙、革命、改造、知识分子的改造、成长,也有之后的反省革命、人心表现、文化思考……用王鸿生的话来说,是“百年知识分子的笔记史”,被“中西古今的大背景所笼罩”。 在充满紧张、分裂的20世纪中,文学艺术是抗争,是安慰,是摆脱压迫和异化之路,是精神冒险的记录,也是想象新生存实践的开始。 王鸿生认为,其20世纪文学知识分子的创作,是为了阐述和保护生存的意义。 站在新世纪回顾20世纪文学,李陀认为20世纪的中国文学中,最符合“百花齐放”的时代,是1980年代。 研讨会时间沉淀后,这些越来越明显了。 “回顾这么多年,1980年代比我当时尊敬的丰富多了。 (李陀以当时的先锋文学为主流,但现在除了先锋文学以外似乎还重视很多探索:当时陕西作家的作品都非常重要,路遥的影响现在也很大。 当时的文学和思想运动依然紧密结合,李陀同时解释了当时自上而下的思想解放运动和自下而上的新启蒙运动,解释了1980年代的许多政治文化现象,作家自觉或无意识地与这两种运动相关联,伤疤文 傀儡诗的创作和新的启蒙运动更密切 “1980年代是摸索的时代,充满徘徊和追求,各自的摸索在探讨什么是我们时代最需要的文学吗? “20世纪不是中西,不是古今,而是蕴藏着非常奇怪巨大的创造性。 对现在的中国来说,20世纪可以说是“童年”,“20世纪的特质是‘天真’,这将来不容易。” 上海大学文学院的蔡翔教授认为,20世纪是巨大的富矿,谈论20世纪是几代作家和学者的使命。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20世纪并不远,“无论用什么方法回到20世纪,最后能否开辟新的道路都是很重要的。 “新的文学范式进入21世纪已经18年了。 “新世纪文学”很有名,但代表作家不足。 “王安忆还是王安忆,莫言”。 陈思和认为新世纪始终不构成新作家、新反思。 非常重要的理由之一是新世纪以来总是不能构成范式和新运动。 回顾20世纪,陈思和觉得中国文学20世纪一直“依靠运动”。 无论是文学运动还是政治运动,一定超越了时代,超越了很多人的审美观念。 “有这种超越性的运动,创造的文学,是新的。 “从新中国建国初期到“文革”前的17年间的文学时期是重视政治文学的时期。 陈思和认为,虽然对这个时期的评价不同,但有一些明确的东西,那是“创造性的新范式”,“文学突然进入新时代,新的语言出现,引入新概念,新的作家出现”。 这些作家和老一代作家巴金斯等不同,这些作家不一定比以前好,但人们的关心率掌握在这些身上。 但是陈思和同样说,先驱的东西可以推进,短期内作家可以出现。 但是真正的大家,经过积累,“历史就在那一点上。 例如,曹雪芹写《红楼梦》。 “他在平静的常态下,在慢慢积累的过程中,期待着中国出现真正的大作家。 王安忆认为文学的黄金时代结束了。 “也许是因为小说进入了学府,知识分子介入了小说,小说没那么好看。 漂亮的小说只能去复印类型文学和社会科类。 但是,在此基础上,电影艺术、音乐艺术表现出向上的生命力,“贾樟柯的电影、流行音乐逐渐增加,我认为是新的气象。 小说的迅速发展也有周期,那个周期结束了,必须在别的地方重新开始 李陀认为世纪之交本身就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应该期待新世纪文学的变化。 从19世纪到20世纪的交往,从1870年代的文学变革开始,从普鲁斯特到乔伊斯、卡夫卡,文学变革自然发生了 “从20世纪到21世纪的转变、革命性、突然性、变异的规模和范围,远远超过了19世纪到20世纪,没有文学不变的理由。 ”李陀说,文化的一些变化充满了偶然性。 (我们多年迷信历史的必然性,我在年轻人中看到了很多变化,在这些变化中,实际上造成了很大的偶然性,我们的文学也在这种偶然性中变化着。 (本文来自澎湃信息,越来越多的原始信息请下载“澎湃信息”app )

标题:【时讯】现代文学与当代中国:新世纪缺代表性作家,20世纪并未远去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人民时评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中国时政、财经、体育、娱乐各类评论分析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人民时评网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人民时评网介绍

人民时评网是全方位收集发布国家社会领域重要政策条例及相关专家学者的分析解读,收集发布备受社会关注的政治、经济、生活、防灾等领域信息,是最权威、最实用的社会类资讯信息网站。人民时评网紧跟社会发展最新动态,聚焦国家社会领域焦点敏感问题,及时提供围绕社会服务的社会舆情、社会援助、社会监督、社会维权等,为社会部门和社会工作者提供系统完整前沿的政策社会信息体系,为社会提供极具代表性、真实性的社会信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