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人民时评网”,在这里您可以浏览到全国省、市、县各级党政机关社会服务部门资讯信息,以及社会相关的组织、机构、单位、个人等方面的政策法规、时评信息及资讯动态。

主页 > 新闻 > 【时讯】现象学讲座|德莫特·莫兰:同感和对他人的觉知

【时讯】现象学讲座|德莫特·莫兰:同感和对他人的觉知

来源:人民时评网作者:史承泽更新时间:2021-03-03 19:00:19 阅读:

本篇文章8207字,读完约21分钟

2019年7月1日,中山大学禾本科田哲学讲座现象学核心概念系列讲座第四届在南校园锡昌堂103室举行 发表者是波士顿学院教授、爱尔兰皇家科学院会员示威( dermot moran ),莫兰教授以“认同感和对他人的自觉”( empathyandtheawarenessofotherpersons )为主题发表了精彩的演讲 正式讲座的主持人是朱刚教授,江璐副教授担任现场翻译。 莫兰教授这次报告的第一份复印件是追溯共鸣概念的迅速发展史,特别是古典现象学家的讨论 讲座中,从休谟和亚当·史密斯等最初论述共鸣问题的哲学家开始逐一介绍现象学哲学中的利普斯、胡塞尔、舍勒、施泰因等相关思想。 波士顿学院教授,爱尔兰皇家科学院会员德莫特·莫兰( dermot moran ) 莫兰教授首先从前文提到的意识的几个不同层面引入主题 他指出时间意识是体验流动的最低水平,包括自我在内的所有水平都是在此基础上建立的。 第二次叙述的统觉是结合视觉、触觉等不同的知觉的可能性,这构成了多模态知觉的综合( synthesesofmulti-modal perception ),由此在对象和空之间的经验 如果对象的结构经过重复的重新授权( re-identification ),下一步是我们如何进入经验共享世界( the share world of experience ),即其他代理的世界 莫兰教授以从自己的经验到别人的经验的运动einfühlung“认同感”这一来自德国心理学的专业概念为主题 共鸣( empathy )对人的生命非常重要,有助于理解其他主体的感情、感情等,是医生必须与患者产生共鸣等对他人关心的基础 莫兰教授区分了英语empathy和sympathy两个不同的概念: empathy意味着我不需要和别人有同样的感觉,sympathy意味着我和别人有同样的感觉,从两个词的希腊语词源,前者 莫兰教授说,共鸣这个研究主题今天回归了,但过去几年,共鸣一直被科学界忽视。 特别是从主张研究外在反应、轻视人的内在活动的行为主义心理学中被排斥。 但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认识科学的迅速发展,对认同感的研究和讨论恢复了 莫兰教授提到英国一位叫simon baron-cohen的心理学家。 这位学者做了很多关于自闭症阈值的研究。 这些人的典型症状是不能很好地理解别人的心情,或者不能理解社会状况,即使在亲属去世的现场也不能和周围人的悲伤感情产生共鸣。 自闭症患者的研究证明了认同感这一现象的很多和复杂 正如梅尔罗蓬蒂指出的,建立现象学的最好方法是看看疾病和正常功能受损的人在生活中失去了什么,关于自闭症阈值的研究基于同样的想法 在现象学行业,利普斯、胡塞尔、谢勒、斯坦等为共情问题的研究做出了贡献 胡塞尔等现象学家强调认同感不应该被理解为某种推理或某种推理过程,在认同感中我们直接捕捉别人的心情。 其次,现象学强调认同感不是某种模仿,不是对别人心情的反射,模仿只是特定的理解方法 因为这个现象学家认为认同感是对别人心情的直接现在的感觉 正如梅尔罗庞蒂在《符号》一书中指出的那样,我与别人握手时所做的现在的感觉,就像我感觉到自己的身体一样,这与身体间性( intercorporeality )有关,这种身体间的感觉是共鸣的基础 莫兰教授接着谈到“共鸣”一词的起源 其实,empathy即德语einfühlung是19世纪末由利普斯( theodor lipps )发明的新词。 empathy和sympathy在词义上有明显差异,但最初关于共鸣问题的记述以“同情”出现,例如在休谟中同情被解释为印象/观念,休谟对该现象的考察需要追溯到“它的第一大体” 休姆和那个时期的苏格兰哲学家亚当·史密斯( adam smith )试图同情地界定道德感 根据亚当·史密斯的见解,我们同情别人的遭遇是基于我们认识别人感情的能力。 莫兰教授认为即使是最糟糕的流氓和罪犯,也有同情这样的他人的能力 莫兰教授指出亚当·史密斯在这一点上和舍勒的看法相同,同情和同情心不是道德高尚的人特有的基础能力。 因为这个雪莱反对以认同感为道德基础。 亚当·史密斯对同情的解释就像前述的“模仿”,他以观众看走钢丝表演时的表现为例:观众伴随走钢丝演员摆动身体的现象表明我们模仿了别人的行为和感情,但这种模仿 这个想象只能从我们自己的感情中实现。 莫兰教授指出,这是对认同感和同情的常见解释,我们通过模仿使自己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感受感情和思考,把握别人的感情。 但是,现象学家认为,这种模仿可能构成感知他人的特定方法,但这不一定是真正的共鸣,不能说明共鸣的可能性。 亚当·史密斯的想象理论也受到现象学家的批评。 因为这种想象并不意味着我理解别人的心情。 在这个想象中我感受到的依然只是我自己的心情。 莫兰教授接下来介绍了利普斯关于认同感的说明 在利普斯的时代,心理学和现象学是统一的。 因为这只松鼠既是哲学家也是心理学家 李普斯的解释在某种程度上与亚当·史密斯的见解相似,但李普斯也同样认为模仿是共鸣的基础,共鸣是高次的知觉,将其称为“统觉”( apperzeption ) 我们看到别人物理身体的“表现”时,这种统觉激励了我们,看到了别人的感情。 但是,胡塞尔、舍勒、斯坦等人批判了利普斯的这种看法,基于模仿的对他人的感知不是构成真正的认同感,而是对反应的触发,舍勒将其称为“感情感染”( emotional contagion )。 后来莫兰教授介绍了胡塞尔对认同感的解释 对胡塞尔认同感的讨论可以追溯到1905年左右的讲座,但在《笛卡尔式的沉思》中可以看到关于成文的内容 胡塞尔除了读过利普斯的相关论述外,还接触过关于迪亚泰( wilhelm dilthey )认同感的讨论 狄泰认为认同感是“理解”( verstehen )做法论的一部分 但是,比起einfühlung,迪尔泰经常使用mitgefühl一词,意思是“共鸣”( fellow feeling ),强调站在别人的立场上为别人着想 接下来莫兰教授介绍了谢勒的认同感理论 舍勒认为同情/认同感是直接掌握别人心情的,不是基于想象或模仿的。 舍勒区分“感染”和认同感,承认否定认同感的本质。 他对孩子来说可能是自我承认的感情,但在大人那里认为是严格的认同感 谢尔指出,和亚当·史密斯一样,驳倒道德是认同感的基础,即使是犯罪者这样的坏人,也有可能有忠诚这种好的感情。 舍勒还指出,认同感不是征服我的感情,也不是把我的感情投射给别人。 维塔比和谢勒有相似的看法,但我认为别人的内心感觉不是推理,而是直接的现在的把握。 莫兰教授进一步介绍了胡塞尔现象学以前传达的自己的经验和别人的经验的区别 胡塞尔比较了以前的自我经验和别人的经验:想起我小时候的样子时,我实际上做着和认同感一样的活动。 我已经不是当初的身体了,必须通过回忆来把握当时我的心情。 但是胡塞尔在这种共鸣的回忆和真正的共鸣之间有区别,后者强调我必须和别人直接接触,我必须把这个别人的经验变成另一个自己或者我这样的人 胡塞尔强调我先构建我的事务,构建我的世界然后通过认同感把握另一个自我,而我和其他人是共同构建( co-constituted )的关系。 因为这是别人的感知对外部世界的结构来说是重要的一步。 胡塞尔指出认同感创造了第一个真正的超越性( transcendence ) :当我把别人当成与我不同的第一人称主体时,我有了他对性( otherness )的第一个真正体验 很多人批评胡塞尔总是从笛卡尔的“我的想法”和自我经验出发,但由此可见胡塞尔实际上对自己的关系有非常多的复杂理解。 我对别人的把握不是基于我自己的经验,而是把别人理解为与我自己不同的概念,所以“自己”( self )的概念不是源于我,可以说是别人。 胡塞尔和谢勒等人认为认同感不是基于推理。 他强调我对别人的理解和我自己的记忆一样不是来自假设。 因为这种认同感是对原始经验的“非本原”( nicht originär )体验。 除此之外,胡塞尔也强调认同感是基于活着的身体( lived body ) :我注意到与别人的身体之间存在平行结构,两个身体作为两个系统和谐共处。 胡塞尔在《笛卡尔式沉思》中阐述的“配对”概念强调了这样的我与他人身体的一对一联动关系 这也与他的“传播”( Übertragung )概念有关。 例如,我可以想象我和别人对同一物体的触觉,我们有相似的触感,但我感觉不到别人对这个物体的原始感觉,所以胡塞尔将这种“传播”的感觉描述为空。 在此基础上莫兰教授转向了斯坦的共鸣思想讲义 作为胡塞尔的学生之一,艾迪·斯坦( edith stein )是20世纪初德国非常优秀的女哲学家,她的研究把认同感作为与现象学集团密切相关的以前的课题。 斯坦强调认同感是独特的直接感觉,在认同感活动中,我觉得别人是真实的情况,即“这个时候在这里”( here and now ) 斯坦的另一个重要观点是,她强调认同感不仅意味着理解别人的体验,还意味着把别人作为一个主体来把握:我感到某人的愤怒,但我不仅仅停留在这种愤怒的感觉上,我直接愤怒就是这个 因为认同感的焦点不是别人的感情,而是别人这个主体本身 根据利普斯的观点,斯坦也观察了共鸣、记忆和期待的关系,并指出当我与某人产生共鸣时,这种共鸣的经验存在于别人之中而不是在我这里。 这和期待等我们的经验不同,因为认同感关系到两个不同的主体 莫兰教授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斯坦的想法。 双胞胎的母亲去世了,那两个孩子对母亲的去世表示了悲伤,但如果互相注意的话,就会发现自己的悲伤和对方的悲伤不同。 所以,感情所指的对象,即双胞胎的同一母亲虽然相同,但有感情的主体是两个不同的主体 斯坦把这种差异描绘成“真实”( primordial )和“非真实”经验的差异,认为认同感体验是对另一种真实经验的非真实经验( non-primordial experience )。 最后,莫兰教授提到了神经科学中镜像神经元的发现 研究人员把电极连接在猕猴的大脑上,测试接受的刺激时,发现一只猕猴看到另一只猕猴的动作时,其脑内的活性与正在行动的猕猴是同一个部位。 这种科学研究再次引起了如下一系列问题:我们在进行认同感活动的时候脑内发生了什么? 两个不同的大脑并行进行同样的活动吗? 因为这个问题回到了现象学对同情的讨论 我们知道,仅仅依靠脑科学的发现不是处理共鸣问题的比较有效的方法,必须清楚地说明“共鸣”现象本身 如果真的存在使认同感成为可能的超越条件,这个条件有助于揭示我们的科学发现 2019年7月1日,中山大学禾本科田哲学讲座现象学核心概念系列讲座第四届莫特莫兰教授以“认同感和对他人的自觉”为主题。 【问答】q :莫兰教授你好。 谢谢你精彩的演讲。 我的问题是胡塞尔曾经做的论述。 没有人类和生物的环境里有石头。 这里有可能注意这块石头的注意者。 这个注意者也是有的人,但这种情况下没有移情。 我的问题是认同感在主体性问题域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莫兰:首先,这个问题涉及我的下一个讲座。 下一个主题是从互动主体性和认同感到互动主体性的转变。 需要指出的是,对胡塞尔来说,认同感是对在场其他人经验的直接感觉,不是回忆也不是想象。 然后,胡塞尔在“笛卡尔式的沉思”的第五个沉思中,从让自己把握别人中意识到这是与我不同的自己,上升到普遍意义的自己,指出这与思想过程有关。 我们一旦理解了普遍意义上的自己,我们就会意识到与自己相关的一切可能性。 当然,其中包括中立注意者的可能性。 例如,科学研究中的一点观测。 我们注意古物的时候,即使知道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一千、万年前,我们也只能从现在开始出发。 那向我展示了现在的一面,所以我们不能忽视这种相互主体性的基础。 即使它不构成所有的相互主体性。 问:教授,我想问的是人的共鸣和动物的共鸣之间是否有什么重要的区别。 我们有时对动物产生共鸣或同情,但往往会误解动物的真实情况。 但是,同样的错误在人与人之间的共鸣中很少发生,所以我们应该怎么区分这两个呢? 莫兰:我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和这个问题有一定的联系。 因为胡塞尔确实认为认同感不仅仅是人类,还与我们和动物和非生命体的关系,比如标志有关。 当我们看到表示某个方向的手形标志时,我们理解它传达的意思,这个过程是通过同理心来实现的。 同样,关于动物,为了不让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等提及共鸣,不让其拟人化的记述,例如对于狗摇尾巴的动作,有习性说反映了狗的喜悦,但实际上狗即使单纯地兴奋地想咬人,也是尾巴。 但是,人理解人时这样的误差很少。 因为人与人之间有共同的视域,我们在直接把握一个对象的解释时,也有必要纳入生活世界。 面对人类时,我们需要较少的生活世界知识,但在解释动物行为时,我们必须掌握越来越多的知识。 毕竟,动物也有一点欺诈行为。 这与更高水平的能动性有关。 这种认同感不是单纯的感觉,而是涉及很多复杂的条件,所以我不能把自己的认识强加给对象,必须理解与对象行动相关的复杂脉络。 问:莫兰教授,谢谢你精彩的演讲 我有一个问题。 那似乎与胡塞尔的相关思想有关系,即说有我和别人之后就无法产生共鸣。 另一方面,他指出认同感是我和其他人共同结构的结果。 因为这个“共同”是预设我和别人的,胡塞尔在互动现象学思维中有时依赖认同感的概念,有时甚至抛弃了它。 海德格尔是一个问题,明确了认同感必须以“在世界中”为基础,进行生存论的解体。 这是我的问题 莫兰:谢谢你问了我一个很难的问题。 这个问题指向胡塞尔思想的艰难核心。 这也和胡塞尔的超越论自我( transcendental ego )概念有关。 维纳斯早就在胡塞尔在第五思想中解释之前对胡塞尔提出了同样的批评。 如果我只能把别人理解为另一个我,自己替换别人,我们就会面临失去他性真理的危险。 这是维纳斯《整体与无限》及其早期作品对胡塞尔的批判的基础。 胡塞尔本人也对他自己在“笛卡尔式的沉思”中所作的解释不满意。 所以他没有发表德语的原意,只是让维纳斯翻译法语版。 这里确实涉及循环。 也就是说,我对别人的理解只从我自己出发。 对此的可行处理之一是指出我和其他人,作为超越论的自己的参加者,由此引起的问题之一是超越论的自己是否是使主体性成为可能的唯一先行结构。 还是那是具体的,每个人都有超越论的自我? 胡塞尔对这个问题确实给人这样说或那样说的印象,也导致海德格尔对胡塞尔的批评 海德格尔认为认同感是过于主观主义的表现,而分享的真正表现只是基于我们事先有这样的存在。 其实海德格尔和胡塞尔都有道理 胡塞尔在《笛卡尔式的沉思》和《互动主体性现象学》中的论述确实有区别,但这些没有关系。 在前者中胡塞尔的论述强调笛卡尔公式。 也就是说,剥下所有的非我的东西。 胡塞尔只把我的世界称为“本性行业”( sphere of ownness ),在这样的对自己经验的现在知识中,胡塞尔。 我们面对自我( ego )的本质,我们看到自我有很多形式,并且认识到这些形式是超越自我的多个表现。 在其他方面的复印件中,例如在《欧洲科学危机和超越论的现象学》中,胡塞尔沿着别的想法进行了论述 他指出,存在语言等在自己之间进行交流的互动主体世界,语言是互动主体构建的系统,每个人都能进入但不是排外式。 这样的论断与海德格尔式交互的主体性相似,与共享的空之间相关,具有个人自我 因为,对于你提出的这个好问题,我不认为有最终的答案。 你可以找到上述两种意思对应的副本。 这是从哪里开始的问题。 问:教授,你好。 心理学上孩子在丛林里生活了10年,他完全失去了学习人类语言的能力,所以在现象学上我想问认同感的形成是否需要依靠社会。 还是完全可以依赖个人经验? 莫兰:是的,谢谢你的问题 在刚才的演讲中他说,在雪莱,对孩子来说被认可的东西也许对大人有同感。 这是因为孩子和大人之间有区别。 这也与孩子不想在电视和电脑游戏等媒体上看到暴力场面的理由有关。 因为孩子可能区分不了现实和虚构。 认同感也有不同的阶段。 我们在意识方面越来越精致,不会一下子沉浸在感情中。 这是因为我们向社会发出了警告。 善于感情、感情方面的抽屉和区别是成熟的标志。 很多精神病患者小时候经历的事情,由于教育和认同感密切相关,失去了了解别人感情的能力 在心理学行业,这样的问题有很大的争论。 越来越多的认同感对人好吗? 如果是完全形式的共鸣,我认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但是过度的共鸣也有可能导致极端的热情 这也包括另一个问题。 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允许很多共鸣进入一个公共行业。 比如,对于一个罪犯我们经常主观上认为他们是无辜的。 因为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索的有争议的问题 问:莫兰教授,你好。 谢谢你精彩的演讲。 我的问题是,是否有认同感的标准来区分某人是真的有这样的感受还是只是假装有这样的感受。 比如,有人其实很难过,但因为他长得很开心,所以我觉得他很高兴。 我们此时如何评价我们是否有了错误的认同感? 因为我们知道在不同群体中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直接感知别人心情时容易发生错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认同感如何为他们的相互主体性提供引证? 问:教授,你好。 你谈论共鸣问题时提到的超越性行业让我想起了基尔·凯戈尔的思想。 他区分了两种不同种类的爱。 一个是优先的爱( preferential love ),也就是我和另一个我之间的爱,比如我和朋友之间的感情。 另一个是基督教的爱( christian love ),关系到我和你的关系 因为共鸣的超越性与超越我的外部有关,你认为这样的基督教之爱是为共鸣的超越性行业提供的基础吗? 莫兰:把这两个问题合在一起回答。 因为两者有联系。 我很高兴你在最后的问题上提到了爱。 这也与认同感的规范性有关。 舍勒的很多文章都涉及爱的本质问题,对他来说爱是高级形式的认同感,这种感情和fellow feeling大不相同 谢勒认为所有的感情都和价值有关,胡塞尔也这么认为。 比如忠诚意味着珍惜我和朋友之间的友谊。 这也是排他性的感情。 因为人们在消极意义上有可能采用它。 舍勒认为爱是最高级别的价值评价。 因为在爱中我们不仅理解别人的心情,而且分享价值。 这包括尊重别人作为独立的个人。 因为这个雪莱指出这不仅是与他人的“融合”,而且是尊重别人的歧视性。 所以我们总是希望对方爱我拥有的身体。 不是他/她想要的身体。 请注意,谢雷和胡塞尔只是打开了表面,人们对与之相关的问题有很大的争论。 比如,能否接受单方面的爱的问题……在现代哲学中,人们回到价值和感情的讨论中。 例如,茄子鲍姆区分不同质量的愤怒。 由此可知,有必要对人们与他人的共鸣关系进行价值评价。 这也与刚才提到的基督教爱这个问题有关。 也就是说你对别人的爱是否中介着神圣的爱。 这样,爱的关系就会出现第三者。 这样的问题确实是很多杂乱的东西。 胡塞尔本人对爱这个问题没有做很多解释,斯坦也只是在其后期著作中做了相关的论述,她改信了基督教,所以脱离现象学行业开始研究神秘主义。 我们要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文化间哲学研究,必须理解佛教的同情、基督教的爱、马克思同志的友谊等与人的关系是否不同? 那些不是吗? 这些各色的关系形式本质上是相互关联的,我不认为我们能在我们提到的古典现象学著作中找到对这个问题的详细答案,但我们能提供的是有益的做法论。 ——最后,主持人朱刚教授总结了这个讲座的复印件。 他感谢莫兰教授的精彩演讲,说今天的演讲在文案上非常丰富和清晰。 莫兰教授今天就认同感问题从休姆、亚当·史密斯到大部分主要现象学家的相关论述和思想逐一介绍,证明这不仅对哲学家,对我们每个人来说认同感都是重要的问题。 因为人类根本上是共同幸存者 今天讲座中最重要的讨论是对现象学界共鸣问题的理解,当然不仅从现象学的立场,而且从文化间、科学的认识、哲学的解体等其他立场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也做出了贡献 所以今天的讨论只是共鸣问题研究的开始,我希望对此有意思的同学能继续深入研究这个问题 (本文来自澎湃信息,越来越多的原始信息请下载《澎湃信息》app )

标题:【时讯】现象学讲座|德莫特·莫兰:同感和对他人的觉知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人民时评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中国时政、财经、体育、娱乐各类评论分析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人民时评网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人民时评网介绍

人民时评网是全方位收集发布国家社会领域重要政策条例及相关专家学者的分析解读,收集发布备受社会关注的政治、经济、生活、防灾等领域信息,是最权威、最实用的社会类资讯信息网站。人民时评网紧跟社会发展最新动态,聚焦国家社会领域焦点敏感问题,及时提供围绕社会服务的社会舆情、社会援助、社会监督、社会维权等,为社会部门和社会工作者提供系统完整前沿的政策社会信息体系,为社会提供极具代表性、真实性的社会信息资讯。